催化燃燒工作原理:
廢氣通過引風機進入設備的旋轉閥,通過旋轉閥將氣體和出口氣體分開。氣體首先通過陶瓷材料填充層(底層)預熱后發生熱量的儲備和熱交換,其溫度幾乎達到催化層(中層)進行催化氧化所設定的溫度,這時其中部分污染物氧化分解;廢氣繼續通過加熱區(上層,可采用電加熱方式或氣加熱方式)升溫,并維持在設定溫度;其再進入催化層完成催化氧化反應,即反應生成CO2和H2O,并釋放大量的熱量,以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。經催化氧化后的氣體進入其它的陶瓷填充層,回收熱能后通過旋轉閥排放到大氣中,凈化后排氣溫度僅略高于廢氣處理前的溫度。系統連續運轉、自動切換。通過旋轉閥工作,所有的陶瓷填充層均完成加熱、冷卻、凈化的循環步驟,熱量得以回收。

VOC催化燃燒設備特點
1)起燃溫度低,反應速率快,節省能源。催化燃燒過程中,催化劑起到降低VOCs 分子與氧分子反應的活化能,改變反應途徑的作用。相比熱力燃燒,催化燃燒具有起燃溫度低,反應速率快的優越性。催化燃燒與熱力燃燒性能比較見。催化燃燒起燃溫度低,節省了輔助能源的消耗,在某種情況下,甚至無需外界供熱。
2)處理,二次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量少。采用催化燃燒處理VOCs 廢氣的凈化率通常在以上,終產物主要為CO2 和H2O。由于催化燃燒溫度低,大量減少NOx的生成[3-5]。輔助燃料消耗排放的CO2 量在總CO2 排放量中占很大比例,輔助能源消耗量減少,顯然減少了溫室氣體CO2 排放量。
3)適用范圍廣。催化燃燒幾乎可以處理所有的烴類廢氣及惡臭氣體,適合處理的VOCs 濃度范圍廣。對于低濃度、大流量、多組分而無回收價值的VOCs 廢氣,采用催化燃燒法處理是經濟合理的。
隨著國內霧霾和空氣污染治理日趨緊迫,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急需解決。近年來國務院連續印發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與《區域大氣污染防治“十二五”規劃》,其中行業揮發性物污染治理項目數為1311個,呈現出對揮發性物的強烈重視。
揮發性物(VOCs)主要來源為工業污染源排放的有面廢氣,并且其排放量不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之下,而危害遠遠高于這兩種污染物.VOCs是形成PM2.5和臭氧等粒子生成的共同前體物,由它形成的二次氣體溶膠,占到PM2.5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,是形成PM2.5的主要核心來源。